高端訪談 | 周育先 曾勁 王誠 王剛 李葉青共話行業發展
高端訪談 | 周育先 曾勁 王誠 王剛 李葉青共話行業發展
2022-04-01
250

3月11日,2022年全國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北京勝利閉幕。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為建材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注入強大力量。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點話題,《中國建材》雜誌組織策劃了係列訪談,對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閻曉峰,以及執行副會長周育先、曾勁、王誠、王剛、李葉青進行了獨家專訪。現摘錄部分采訪內容,更多內容刊登於即將出版的《中國建材》2022年第4期。

◆會長訪談請見訂閱號同步推送

采訪嘉賓:

周育先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曾 勁        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 誠        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 剛        金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葉青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  

1.jpg

周育先:秉承“材料創造美好世界”使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

多年來,我們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打造“大國之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攻克了一批國家“卡脖子”技術。

我總結了兩個“強化”。一個是強化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實現大批新材料工業化量產,助力增強國家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第二個是強化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促進創業投資發展。下一步,中國建材集團將繼續秉承“材料創造美好世界”的企業使命,踐行“宜業尚品、造福人類”行業發展目標,圍繞“四個麵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國家戰略中堅力量,聚焦基礎建材低碳發展和新材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前沿技術,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和創新資源集聚,努力成為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的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應用者。積極鼓勵“揭榜掛帥”,為科技英才提供創新“競技場”,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把集團內外創新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大合力。

2.jpg

周育先:中國建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成率已超90%,並初步構建國有資本產業投資模式

總體來說中國建材集團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展順利,很多台賬任務在去年已經完成,截至2021年年底,完成率達到93%,並初步構建出定位清晰、生態優化、機製有效的國有資本產業投資模式。具體來講:一是主動自發完成“規定動作”。二是結合實際開展“自選動作”。三是構建改革賦能發展的長效機製。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年”“決勝年”,我相信中國建材集團肯定能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後,對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對國有資產的有效監管,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和帶動能力都會有明顯提升。

3.jpg

周育先:要建設更多共生共贏、充滿人情味的海外項目

近日國資委召開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專題會議,提出要積極拓展合作新領域,打造一批“小而美”工程。“小而美”工程,真正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係“一帶一路”沿線人民生活,體現了我國共建命運共同體,希望世界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美好心願。中國建材集團也要努力建設更多“授人以漁”、聚焦發展、共生共贏的充滿人情味的海外項目,真正“造福人類”。30年來,中國建材集團始終踐行“走出去”,秉持“為當地經濟作貢獻、與當地企業合作、為當地人民服務”的國際合作三原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開拓者與生力軍,在全球高水平高質量建設了496個水泥、玻璃項目,投資40個重要基礎建材與新材料項目,14年保持全球水泥工程服務市占率第一。

未來,我們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將繼續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不僅積極推動基礎設施項目,也穩步拓展建設“小而美”工程,真正為當地人民的美好生活多作貢獻,實現互惠互利、互利共贏。

4.jpg

曾勁: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實現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發展

進入“十四五”以來,金隅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堅持整合發展、契合發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四個發展”戰略理念,2021年各項業績再創曆史新高,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今年全國兩會圍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方麵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和舉措,金隅集團將立足自身實際,認真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實現集團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發展。

科技創新,是金隅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是集團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的攻堅之年,我們狠抓定規劃、建製度、調機構、強攻關、抓落地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形成“1+N+X”科技創新綜合體和“政產學研用金服”科技創新生態圈。

綠色低碳,是金隅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碳達峰、碳中和既是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決定建材企業未來生死存亡的外在壓力。我們要率先在京實現“雙碳”目標,要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對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燃料及原料替代、高效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高效節能降耗及超潔淨排放、超低能耗及零碳建築體係等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

5.jpg

曾勁:文創產業是金隅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我們主動參與“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在城市更新中積極融入首都“文化中心”和“博物館之城”建設,更好傳承中華優秀非物質文化,先後投資建設了金隅龍順成文創產業園、金隅琉璃文創產業園。可以說,文創產業已成為金隅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6.jpg

王誠: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的基礎保障

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是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的基礎保障。我認為,一要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體係建設,增加綠色建材產品供給,提升綠色建材產品質量,推動建材行業轉型升級。二要推動製定並實施建材產品的節能標準,提高終端用戶用能效率、提高總的能源利用效率。門窗節能是建築節能的關鍵,實現碳中和,全麵推廣使用綠色低碳節能門窗正當其時。三要加大綠色建材產品政策支持,為節能門窗等綠色節能建材產品出台節能鼓勵和獎勵政策,加大扶持推廣力度,推動節能環保家居建材的產品迭代。

7.jpg

王誠:全力創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海螺集團第四次黨代會明確了“創新引領 數字賦能 綠色轉型”的發展思路,與兩會報告中提出舉措高度契合,海螺集團將堅持這一發展思路,頂格推進“殲30”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加快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並購重組、海外布局、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上多點發力,全力創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我們將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全力打造跨行業、跨領域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化節能減煤降碳技術開發,統籌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政策鏈等各方力量,構建“政產學研用金”體係,一體化推進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體係,力爭“十四五”時期單位產品碳排放和能耗平均每年下降1%以上,為經濟社會發展騰出用能空間和環境容量。大力延鏈補鏈強鏈,積極發展數字產業、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節能環保、高端製造等嶄新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進一步推進全球布局和海外發展,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國際化發展不動搖,擴大海外發展規模,依托主業,帶動更多的優質產品和業務“走出去”。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斷提高對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的利用能力。認真總結海外發展經驗,建立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的協調配合機製和後台支撐體係,不斷提升國際化運營管理水平。

8.jpg

王剛:玻璃不可替代的資源屬性、節能降碳的社會屬性、創造價值的商業屬性將更加突出

國家大力發展推進綠色能源,不僅是落實我們國家提出“3060雙碳戰略”的有效舉措,為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作出應有的貢獻,而且還催生出與之相關聯的新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倒逼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並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蓬勃發展,給中國玻璃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很多玻璃企業開始轉產光伏組件玻璃產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玻璃市場長期供大於求的行業被動局麵。國家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的規劃建設,是中國玻璃行業發展的拐點,預示著玻璃不可替代的資源屬性、節能降碳的社會屬性、創造價值的商業屬性更加突出,未來會成為碳達峰碳中和的持續貢獻者。雖然新需求給玻璃行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但光伏玻璃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市場機製引導和政府宏觀指導共同發力,才能避免一哄而上。

9.jpg

王剛:金晶提出“兩個擁抱”,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根據綠色發展理念和低碳發展理念的引領,金晶提出“兩個擁抱”,一是擁抱趨勢,緊緊抓住綠色建築、綠色能源、綠色生物“三個跑道”實現細分產業穩定增長、高速增長、突破增長;二是擁抱標準,以《金晶基本法》為方向,以“標準化公司”為手段,以合規運營為底線,持續創造顧客需求,實現顧客價值。

10.jpg

李葉青:華新正創新性地利用水泥窯尾氣體吸碳製磚

2021年8月28日,華新發布了中國水泥行業首份《低碳發展白皮書》,積極通過替代燃料、替代原料、降低熟料係數、水泥/牆材等一體化項目的聯產、水泥“分別粉磨”在下遊低碳混凝土中的應用技術、數字化控製與管理等方式進行降碳,實現建材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和節能降耗。

我們目前正在做的技術創新就是利用水泥窯尾氣體吸碳製磚的工藝。去年12月底,世界上首條利用水泥窯尾煙氣生產混凝土製品的生產線在華新武穴園區生產線成功投產運作,通過水泥窯尾的廢氣來碳化水泥製品磚。據測算,每塊磚可以吸收0.2~0.3公斤二氧化碳,以年產1億塊蒸養磚生產線為例,每年便可利用吸收固化二氧化碳2.6萬噸,固碳潛力巨大。

11.jpg

李葉青:當前水泥企業最重要的碳減排方式是降低熟料生產環節的化石燃料碳排放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正在著力打造“六零”示範工廠,我認為其中的著力點和關鍵點首先還是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資源和零廢棄物排放。當前,對於水泥企業來說最重要的碳減排方式應該是降低熟料生產環節的化石燃料碳排放。